逆风也要飞翔

时间: 2016-10-10 10:09:11来源: 上海新王牌培优

炊烟起了,我在路边等你;夕阳下了,我在灯畔等你;细雨来了,我在伞旁等你; 狂风吹了,我在檐下等你;芽子冒了,我在田野等你。

跟随我们的,不只是职业,还有责任与坚守。 我常常想:教学到底应该什么样?

这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一直让我反刍。说实话,我曾经有过一段迷惘,初为人师的日子:天天为了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跟学生斗争。收起笑容,严阵以待,风声鹤唳。当然,往往是教训了也娱乐了他们。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严厉而跟我对抗。

学生为什么厌学?如果排除掉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因素做简单分析,那就是:因为我们这样安排的学习他们不感兴趣,因为这样的培养目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!中国教育的出口几乎是相同的,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也大致相同。

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,学生素质生而不同,智力倾向也大相径庭。学生有追求优秀的权力,也应当有不追求优秀的权力。社会应该有健全的支持系统成全所有生命的成长。

上海初高中补习班

但是,没有。孩子们被圈养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校园里,用栽种大棚植物的方式强行灌溉——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?师资、物力、财力决定了只能这样。如此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会很快让相当部分学生失去尊严失去快乐。

在学生发展的“快乐之路”上,我们的策略应该在低起点、小台阶、体验成功、促进发展中下功夫。以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中心,架构一种快乐的课堂理念,让经过整合后的知识点成为教学中的“快乐增长点”。诚然,这快乐不是表面的呵呵一笑,也不是满屋的热热闹闹,它应当是直透孩子心灵的一种本真的情感体验。

我曾经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,他的眼睛十分明亮有神,沉寂的是他的嘴。无论是在课堂还是课间休息时间他从不开口说话,提问到他,戛然而止,只看到他雕塑一般立在那,眼睛盯着黑板好像在寻找答案。

这一度使我为难,每次提问,好像被提问到的那个人是我,这是上天给我的挑战吗?跳过他当然容易,可我凭什么剥夺他的权利啊。于是将有声的文字我转化为无声的语言。作业本、作文本上的批语像小溪一样流淌,这是只有我们知晓的秘密。

作业本翻到了最后一夜,预示着这学期马上结束结束了,使我震惊的事发生了,他居然对我微笑了,这盛满笑意的脸,让我知道付出没有白费,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。感谢我能遇到他,他给我上了珍贵难得的一课。

望远方,心向往。这让我想起了法国作家蒙田的一句话:“真正有学问的人就像麦穗一样:只要它们是空的,他们就茁壮挺立,昂首睨视;但当他们臻于成熟,饱含鼓胀的麦粒时,他们便谦逊地垂着头,不露锋芒。”我抱定了“能够开出世界上最美丽的花”的信念。

我相信,只要我能够深深地扎根、默默地蓄积、努力地生长,一定会有吐蕊绽放的那一天!那时候,我可以很欣慰地说:“只要心之所向,就是美丽的所在,收获永远的幸福与快乐……”